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3:46    次浏览
天海“互联网+”研究院2003年2月底,SARS病毒从香港登上飞机,开始其多伦多之旅,正如DavidQuammen在其《Spillover》(中文版《致命接触:全球大型传染病探秘之旅》)一书中描述的加拿大的一位78岁的老妇人携带病毒进入加拿大,一周之后她的儿子因此离世,很快多伦多市民中有几百人被感染,其中31人死亡。多伦多被感染的病人中有一位46岁的菲律宾妇女,其在医院做护工,因她乘坐飞机回国,让病毒开始在菲律宾扩散。追溯相关的新闻报道,我们发现了一条病毒在人群中扩散的清晰路径:广东周先生(为了保护权利,此处隐去其真实姓名,以下同)被称为SARS的第一个“超级传播者”。超级传播者是指其直接感染的患者人数比一般的患者要多得多的SARS感染者。周先生于2003年1月30日在广州的一家医院就诊。他只在这家医院住了两天,就感染了三十多名医护工作者。在其转院的过程中又有两名医生、两名护士和1名救护车司机被感染。在对他进行插管治疗中的黏液和呕吐物是医生被感染的主要途径。插管过程中的黏液溅到地板、医疗设备、医护人员的脸上或白大褂上。医生知道这种黏液的传染性极强,通常情况下都会尽快清理干净,但是在遇到特别危重的病人发作时,软管尚未完全插入气管,黏液和血液就喷出时,他们是没有办法离开治疗现场去清理的。在第二家医院,周先生又感染了23名医生和护士、18名病人及其家属。周先生就诊的第一家医院的内科教授64岁的刘教授,在不知被感染的情况下,前往中国香港入住某酒店911房间。911房间在楼道的中间位置,正对着电梯。而上文提到的来自加拿大的78岁的老妇人,当时就入住在904房间,在楼道对面的另一侧,距离刘教授只有几步之遥。也许他们曾经在电梯或者楼道里擦肩而过,总之她就被传染了,病毒通过潜伏在她的身上便开始了全球之旅。同样,一名新加坡的年轻女孩(到中国香港购物)也入住在该酒店的938房间,她也不幸被感染了。她回到新加坡后感觉身体不适,进入医院就诊。病毒因此在新加坡开始扩散,在被她传染的病人中甚至出现了多个毒王,其中有一位女士住院期间先后传染了27个人。 2003年的3月15日由香港飞往北京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12航班,飞机上有120名乘客,其中一名男子发烧并伴有严重的咳嗽,后来经检查确认其感染了SARA病毒。3个小时后,当飞机抵达北京时,机上22名乘客和两名机组人员均被该男子传染了SARS病毒。这些乘客又将SARS病毒传播到北京的70家医院,相继感染了将近400名医护人员、病人及其家属。案例点评超级传播者加速了SARS病毒在人群中的扩散,经分析发现感染SARS病毒的第一波人群集中在医护人员,而医护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又给病毒扩散提供了便利条件。医生处于社会网络图谱中聚集的节点。SARS之所以能够被我们尽快控制,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患者在具有高度传染之前就会表现出症状,而不是在具有高度传染性并传染给其他人之后才出现症状,这样可以留给医疗人员一定的应急处理时间。仅从这方面来说,SARS与流感及其他的疾病相比更容易控制,因为其他病毒基本都是先传染后出现症状,传染期通常要比出现症状提前几天。危险在先,警告在后的病毒更难控制,典型案例就是1918年~1919年全球范围的流感,其导致近百万人死亡。 内容摘自《引爆社群: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》,唐兴通著,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。